市委十一届十四次全会上强调指出,着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,着力服务项目和企业,着力提升生态宜居水平,着力推进改革创新,着力扩大开放合作,着力保障改善民生。这是今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和战略举措。实现“十三五”良好开局,江南区必须不折不扣地落实自治区党委常委、市委书记王小东提出的“抓落实、推项目、强服务、促支出”这“十二字”要求,突出抓好“项目、产业、民生、作风”四大建设,为南宁勇当广西“两个建成”排头兵做出应有贡献。
突出抓好项目建设 以项目支撑推动发展质效
投入是发展的基础,项目是发展的载体。推进项目建设、扩大有效投资在当前乃至今后一个较长时期,仍然是江南区稳增长、促转型的最直接、最关键手段。一是突出抓好项目策划储备。围绕自治区和南宁市“十三五”发展规划,提前谋划一批建设规模大、投资强度高、产业带动强的项目,抓好跟踪落实,确保项目储备续得起、跟得上、不断档,实现可持续发展。2016年争取纳入自治区、南宁市的盘子20个。二是突出抓好服务保障。继续落实四家班子领导服务重大项目制度,着眼于产业升级、公共服务、基础设施、社会民生等重点领域,抓好自治区、南宁市统筹推进的重大项目建设,简化审批程序,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;坚持“定人员、定职责、定时间、定进度”的办法,全力推进征地拆迁工作,为老口航运枢纽、地铁2号线等重大项目提供用地保障;全力破解项目融资难题,特别是对那些上级有要求、发展有需求、资金有保障、群众有期盼、现实有支撑的项目,积极争取更多的资金支持,引导和带动社会资本加大投入,促进更多的产业项目落地。三是突出抓好项目开工建设。抓投入上项目是经济发展的牛鼻子,我城区继续实行“月调度”制度、责任清单制度、协调推进例会制度等项目推进工作制度,及时了解和掌握项目进展情况和制约项目建设的突出问题,通过沟通协调、督查督办、召开专题协调会等多种形式,合力推进项目建设,力争全年新开工项目20个,竣工10个,固定资产投资达108亿元。四是突出抓好精准招商引资。招商引资是转型升级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引擎。依托第13届中国—东盟博览会、中国—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、江南区第二届平话文化旅游节等展会平台,围绕现代产业、标准厂房、“五大攻坚战”等重点工作招大商、引强企,促进大数据、物联网、电子商务、生态旅游等项目聚集,实现“招商引资”向“招商选资”转变。开展上门“一对一”精准招商,跟踪服务签约项目,促进项目早日落地开工。力争全年实现实际到位内资(区外境内)31亿元,直接利用外资2577万美元。五是突出抓好精准服务企业。创新服务企业举措,实施挂点服务重点企业73家。开展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行动,加大减税降税和简政放权力度,落实对企业的各项优惠政策。想方设法为企业排忧解难,帮助解决企业人才引进、职工子女就学、周边治安管控等困难和问题,支持企业创新发展、持续壮大,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。力争全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家,限额以上商贸企业7家。
突出抓好产业建设 以产业优化承载发展质效
产业是经济的基础,是提升发展质效的重要载体和依托。2016年,江南区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:“做强二产、做特一产、做活三产”。
“做强二产”,就是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,进一步提升工业发展水平。今年,我城区工业要集中力量抓好三个重点:一是推动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发展。以江南工业园区建设产值千亿元电子信息专业园区为契机,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,积极对接和引进智能机器人制造和新材料、新能源等项目。加快富士康剩余地块征地拆迁,力争东盟硅谷科技园年底前开工建设,富士康全年完成产值100亿元。加快标准厂房企业进驻,力争引进电子信息产业企业10家。新建33万平方米标准厂房。二是加大力度扶强扶优。服务促进南南铝合金新材料项目尽快达产,推动南南铝加工公司在航空、高铁等市场产销取得新突破,力争南南铝三家企业全年完成产值60亿元。加快弘信移动互联产业园建设,力争项目投资达1.5亿元。服务加快东盟国际医疗健康电子产业园开工建设。加快泉港·企业总部、产投(江南)企业公园二期建设。推进华电分布式能源产销再上新台阶。积极培育企业“小升规”,力争新增规模工业企业4家、上市企业1家。三是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。配合做好南南铝业、南化、浮法玻璃、闽江管桩等“退二进三”工作,力争引进2 家企业参与改造。年内完成工业投资25亿元,技改投资35亿元。
“做特一产”,就是要切实改变农业特别是农业产业化落后的现状,大力发展特色农业。主要是发挥自身优势,着力打好“三张牌”。第一张是休闲农业。充分依托近城优势,大力发展综合示范村旅游观光、休闲农庄、农家小吃等特色产业。第二张是特色农业。紧紧围绕蔬菜、水果、花卉等农业资源,抓好糖料蔗“双高”基地、规模化养殖项目、富硒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,尽快形成一批无公害、绿色、有机农产品。第三张是生态农业。重点抓好江南区朝阳城郊型高效生态农业(核心)示范区、农民专业合作社、生态乡村等工作,切实打造青山绿水。
“做活三产”,就是利用独特的会展优势和旅游优势,努力实现“吃在江南、住在江南、游在江南、乐在江南”的目的。加大力度解决服务业结构不优、发展不够充分等突出问题,全力推进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。提升商贸服务业,加快江南万达广场、融晟·天河广场、富士汇商业中心、振宁·星光广场建设,抓好融晟广西首个极地海洋世界及室内水世界项目,形成集商贸、文体产业于一体的现代商贸聚集发展高地。壮大会展经济,服务办好轻工展、汽车展销会、美食节、平话文化旅游节等节庆展会,将江南区打造成为广西会展业重要基地。深入实施“互联网+”行动计划,大力扶持电子商务、信息技术服务、物流等新业态、新模式,重点抓好海吉星国际物流中心二期、东盟国际禽肉交易中心建设,培育华南城电子商务产业园,稳步扩大乾龙物流园规模,力争年内电商企业达到30家、年交易额超50亿元市场3家。深入开展扬美旅游圈建设攻坚战,推进江西至扬美公路、老口航运枢纽至扬美古镇沿江道路、四季那廊、扬美新村等项目建设,加快江西镇创建南宁特色旅游名镇和扬美古镇创建国家4A级景区工作,以锦江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区、扬美古镇、左江休闲景观带为核心,打造大扬美生态综合示范带。发展邕江南岸服务业集聚带,充分利用邕江河段城市景观水位抬高的资源优势,大力发展商贸餐饮、休闲旅游、文化体育、养生养老等生活性服务业,充分挖掘市场需求和增长潜力。
突出抓好民生建设 以民生改善体现发展质效
发展质效的根本目的是要保障和改善民生,让人民群众享受更多的发展成果,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。
(一)妥善解决群众最迫切的实际问题。重点抓好精准脱贫、扩大就业、住房保障等工作。深入开展精准脱贫攻坚战,制定贫困村三年扶贫攻坚方案,全面完成精准识别建档立卡工作,针对不同贫困类型和薄弱环节精准施策,力争全年建设贫困村硬化道路32公里,完成西瓜、甜玉米、中草药、百香果等扶贫产业种植1079亩,2016年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500人以上,贫困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比全区平均水平高2个百分点。深入实施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计划,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,利用城区引进的重点企业,积极搭建就业平台,促进充分就业、自主创业,力争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.2万人以上;实施全民参保计划,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;深入开展回建安置攻坚战,推进富乐新城、同乐村、邕津村、南乡村和东南村等回建安置房建设,力争年内建成3138套;加大城乡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建设力度,全力推进在建的3864套保障性安居工程。加快教育事业发展,争取开工建设三十六中江南校区、翠湖学校及完成东南学校等项目建设,促进城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;推进健康江南建设,争取江南区基层卫生服务设施综合楼于年底启用,开工建设江南区民政综合园、石柱岭城市养老服务中心。
(二)努力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。重点抓好城乡基础设施、新型城镇化、改善人居环境等一批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民生工程。一是完善城乡基础设施。加强沙井片区基础设施建设,加快沙井—南站立交桥、沙井首末公交站等22个项目建设,推进亭洪路延长线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;继续加大马巢河、凤凰江水系改造及景观亮化工程、沙井片区污水管网等建设力度。提升改造建成区道路,完善18条道路配套设施,实施15条小街小巷“白改黑”。加快江南区市政综合基地、河南水厂改扩建等市政配套设施建设。补齐农业农村短板,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,抓好38个水利项目、16个高标准农田土地整治收尾等项目,全面完成天堂水库片区等10个节水灌溉工程;完善乡镇路网,推进江西—扬美二级公路、郁江老口枢纽坝区—扬美古镇沿江道路建设,加快南扶二级公路路面维修,服务建设大塘—渠黎二级路、吴圩机场—大塘高速公路等工程。二是加快新型城镇化发展。加大投入实施镇区主要街道立面和市场改造工程,提升镇区生产生活环境,完善镇区市政、绿化和污水垃圾处理设施。推进江西镇新型城镇化试点工作,重点做好铁路沿线房屋外立面改造、污水处理厂、垃圾转运站等工作。大力发展镇域经济,加快推进江西镇特色农产品仓储及深加工项目、苏圩镇空港物流配送仓储和林木业综合加工项目、延安镇生态特色养殖项目,推动3个镇产业升级,增强镇域经济活力。三是努力改善人居环境。加强环境保护,狠抓大气、水、噪声环境治理,重点抓好江南大道等道路扬尘治理,以及争取市级层面对道路的维修提升工作。开展城市内河黑臭水体整治,完成12个污水直排口改造,确保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保持在90%以上,建成区空气PM10浓度控制在南宁市下达任务目标内,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达85%以上,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%。四是突出抓好为民办实事项目。优先保障资金,抓早抓实承办的自治区、南宁市级和城区为民办实事项目。
(三)切实维护社会安全稳定。认真落实“党政同责、一岗双责、齐抓共管”的要求,加大对重点工程和食品药品、消防、交通等重点行业、重点领域的安全监管,坚决防范重大安全事故发生,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。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,建立健全网格化管理制度,全面推进网格化管理,着力构建高效实用的社会治理综合信息共享平台,科学配置治安主控力量,完善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,提升治理现代化水平。深入开展平安江南建设,推进化解信访积案和重点矛盾纠纷攻坚,加强社会治安整治,依法严厉打击各种“两抢一盗”、黄赌毒、传销等违法犯罪活动,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治安热点问题,不断提升公众安全感和满意度。
突出抓好作风建设 以作风务实保障发展质效
一分部署,九分落实。务实,反映的不仅是一个地方干部队伍的精神状态,更是一个地方的发展环境。为了推动工作落实,我们将以换届工作为契机,狠抓干部队伍建设,以崇尚实干、风清气正的换届促进经济发展,以经济社会发展的业绩检验换届成效。一是从严抓好党员思想政治建设。党中央决定,今年在全体党员中开展“学党章党规、学系列讲话,做合格党员”学习教育。“两学一做”面对的是全体党员,基础在“学”,关键在“做”,重要的是端正思想作风、解决突出问题。我们要落实好中央、自治区党委、市委“两学一做”学习教育方案,弄清楚为什么学、学什么、怎么学、如何做,把专题教育抓在平常、融入经常、取得实效,为推进江南区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。二是从严抓好日常管理监督。从严治党,重在严管干部。我们要坚持抓早抓小抓经常,各级党组织书记多做“扯袖子”“咬耳朵”的工作,教育在先、监督在前,防患于未然。严格执行提醒、函询、诫勉等组织措施,做到时时严、处处严、事事严,防止小毛病变成大问题。同时,加强对一把手的管理监督,落实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若干规定,促进能者上、庸者下、劣者汰。三是从严改进干部作风。干部干部,干是当头的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一系列全面从严治党举措让干部队伍新风正气扑面而来。与此同时,一些长期形成的思维方式、工作定式,正面临新规矩、新要求的考验,部分干部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不敢担责、执行低效等“隐性不为”的现象。如果领导干部在位不干事、为官不作为,不仅会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,也会严重破坏党和政府的形象。因此,我们要下决心、动真格,既要整治“为官不为”“为官少为”等作风顽疾,该问责的问责,该调整的调整,把舞台留给敢于担当、干事成事的干部;又要保护作风正派、锐意进取的干部,辩证看待他们在大胆探索、创新突破时出现的一些工作失误,营造崇尚实干、鼓励担当、宽容失误的干事创业环境。
公安机关备案的国际联网备案号:45010302000015 桂ICP备05000843号